【今日关注】这些民族风俗你知道吗?

 

这四个少数民族的分别区域、主要节日、主要风俗,你知道吗?...



民族工作宣传第二期
目前我市外来民族人数超过1000人的依次为土家族、苗族、回族、彝族。截止10月中旬,分别为2601人、2522人、1377人、1246人。本期主要介绍该四个民族的分别区域、主要节日、主要风俗。由于各民族的起源源远流长、风俗习惯、民族文化等浩如烟海,所以本期只是选择部分具有代表意义的内容。
土家族主要分布:主要聚居于湖南、湖北、四川三省毗连地区。

主要节日:土家族别出心裁,将春节改良成自己的年节,比汉族提前一天过年,叫做过“赶年”。 春节期间的正月初三到十五,土家族人举行盛大的“舍巴日”。土家族视五月初五端午节为小端午,本民族在五月十五过大端午。在九月初九重阳节之外,土家族自己有九月十九大重阳节。四月八,是土家族的传统节日牛王节。土家有个女儿会,是特有的情人节,一般在七月十二举行。

主要风俗:土家族平时粗茶淡饭,若有客至,夏天先喝一碗糯米甜酒,冬天就先吃一碗开水泡团馓,然后再以美酒佳肴待客。无论婚丧嫁娶、修房造屋等红白喜事都要置办酒席,一般习惯于每桌九碗菜、七碗或十一碗菜,但无八碗桌、十碗桌。因为八碗桌被称为吃花子席,十碗的十与石同音,都被视为对客人不尊,故回避八和十。
苗族主要分布贵州、湖南和云南。

主要节日:踩花山是境内苗族人民的盛大传统节日,一般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初三、初六这几天举办。苗家男女老少,穿金戴银,从四面八方赶到花杆脚下,吹芦生、弹响蔑、跳脚架、耍大刀、斗牛、摔跤、斗画眉、爬花杆。

主要风俗:苗族十分注重礼仪。客人来访,必杀鸡宰鸭盛情款待,若是远道来的贵客,苗族人习惯先请客人饮牛角酒。吃鸡时,鸡头要敬给客人中的长者,鸡腿要赐给年纪最小的客人。有的地方还有分鸡心的习俗,即由家里年纪最大的主人用筷子把鸡心或鸭心拈给客人,但客人不能自己吃掉,必须把鸡心平分给在座的老人。如客人酒量小,不喜欢吃肥肉,可以说明情况,主人不勉强,但不吃饱喝足,则被视为看不起主人。苗族讲究真情实意,非常热情,最忌浮华与虚伪。主人路遇客人不抢走第一步,不走在前面;交谈中用敬语称呼;迎客要穿节日服装;对贵客要到寨外摆酒迎候;客人到家门,男主人要叫门,告知在家的女主人,女主人要唱歌开门迎客;在客人面前,女主人不登高上楼;宴会上以鸡、鸭待客为佳肴,尤以心、肝最贵重,要先给给客人或长者,客人则分给众人享用,次序是先长后幼。客人不要称主人“苗子”,他们喜自称“蒙”。
回族主要分布在新疆、青海、陕西、山西。

回族有三大节日:开斋节(大尔迪)、宰牲节(小尔迪)、圣纪节。

主要风俗:回族分布在全国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各地习俗也略有不同,但整体都有相同的习俗:吃清真食品,忌食猪、马、骡、驴、狗、猫、猴等蹄子不分偶数瓣且不反刍的兽类等,自死而非阿訇宰杀的牛羊驼等。

彝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三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彝族的主要节日:有“火把节”、“彝族年”、“拜本主会”、“密枝节”、“跳歌节”等。

主要风俗:民间素有“打羊”、“打牛”迎宾待客之习。凡有客至,必杀先待客,并根据来客的身份、亲疏程度分别以牛、羊、猪、鸡等相待。酒是敬客的见面礼,待客的饭菜以猪膘肥厚大为体面,吃饭中间,主妇要时时关注客人碗里的饭,未待客人吃光就要随时加添,以表示待客的至诚。吃饭时,长辈坐上方,下辈依次围坐在两旁和下方,并为长辈添饭、挟菜、泡汤。


    关注 幸福杨舍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