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专栏  开启数字化医疗新疆域

 

本文是软件IC圈原创文章,原文刊载于“软件IC网”,转载请注明作者“软件IC圈”鹿崇:现任Infor大中华...



本文是软件IC圈原创文章,原文刊载于“软件IC网”,转载请注明作者“软件IC圈”



鹿崇:现任Infor大中华区商业咨询总监。

他在企业应用软件领域有超过15年的实战经验。

自2003年1月加入Infor至今。加入Infor之前,他曾在KPWOOD公司任系统工程师、SSA上海公司任职商业顾问,还曾在迅达电梯担任过项目负责人。

智能医疗的发展分为七个层次:一是业务管理系统,包括医院收费和药品管理系统;二是电子病历系统,包括病人信息、影像信息;三是临床应用系统,包括计算机医生医嘱录入系统(CPOE)等;四是慢性疾病管理系统;五是区域医疗信息交换系统;六是临床支持决策系统;七是公共健康卫生系统。总体来说,中国处在第一、二阶段向第三阶段发展的阶段。
1
准确地预测让未来更好 

在经济和临床医疗卫生信息技术法案(HITECH act)基金的支持下,美国已经有91%以上的医院采用了电子病历。此外,75%以上的HITECH act基金合格的专业人士使用电子病历。

据统计,中国在2011年已有约48%的医疗机构开始使用了电子病历系统。这代表有极为丰富的数据资源可以用于进行预测性的分析工作。随着医疗设备数字化及物联网设备的爆发式应用,数据科学家可充分利用不断增长的海量数据进行创新的分析和统计技术应用。而计算功耗和数据存储成本的降低也让更多科学家可以专注于数据分析的工作。

2
数据分析工具发挥重要意义 

病人信息的爆发式增长给临床医生带来了很大挑战。如何有效地综合信息并应用到病人的诊治上,对于医生来说更是一种挑战。

不可否认的是,席卷全球的数字工具也正在改变医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方法。医疗健康信息技术(HIT)临床诊断支持(CDS)工具(如Up-To-Date和Epocrates)的广泛应用,正在帮助医生分担工作负担。但这种电子化的医疗信息接入方式在利用HIT进行更有效的诊断方面好像还只是一个测试版。

国家安全计算机每天都要通过梳理万亿字节的数据,来发现有可能对我们的安全造成的潜在威胁,并将其反馈给人们进行审查。

通过电子病历和其他相连设备所提供的指数级数据增长提供了新的数据点存储库,用于分析和预测未来。尽管不能对病人未来的情况预测做到100%的准确,这些正确处理过的数据,可以识别重要的数据点,从而帮助临床医生提供未来的诊断建议和护理计划。HIT过滤掉大量干扰数据,帮助医生专注于最重要的信息。

中国的智能医疗市场正在快速发展,市场规模超过100亿元。新兴IT技术在医疗行业的应用和医疗改革的持续稳定推进是当前中国医疗信息化发展的两项关键动力。据IDC中国医疗研究专家介绍,构建新一代医疗IT系统、整合传统和新兴系统已成为卫生机构的一个关键问题和医疗保健IT发展的重要趋势。新一代医疗IT系统终将成为医院的核心资产,将患者和家庭医生、社区诊所及医疗保健机构连在一起。
热点文章:
张 岩:你不是怀才不遇,你是真没本事黄锡伟:领导者,自省为第一要领

颜艳春:“泰坦尼克”要撞冰山时,汽车4S店该如何自救?

孙惠民:门口的野蛮人

马 龙:当我谈虚拟化时,我谈些什么?

王舜林:供大于求的“技术人才”涌向何方?

赵 刚:淘宝BUY+,你败不败?

郑 奎:机器超越人类指日可待?

张振伦:2B创业的中国式难题

邹 均:划时代意义的“人机大战”

张志强:连锁企业的数据量化决策

奎建生:契约精神乃企业立信之本

焦烈焱:软件制造将进一步智能化

文 荣:生于洞见,死于调查


我也想成为微专栏作者,怎样加入?

如果您也想成为软件IC圈的微专栏作者,请将您的稿件及个人简介发送至邮箱:wu.zheng@softic.com.cn,期待您的莅临。


    关注 软件IC圈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