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幽灵》

《马克思的幽灵》 《马克思的幽灵》

  • 书名:《马克思的幽灵》:和考古学家会话
  • 分类:人类学
  • 作者:(美) T. C. 帕特森
  •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年:2011-10
  • 售价:59.00元
  • 装订:平装
  • 页码:345

《马克思的幽灵》 内容介绍:

《马克思的幽灵:和考古学家会话》内容主要包括:中文版序言、序、导论、第一章马克思的遗产、马克思的方法、马克思的社会历史学说、马克思的生态观、第二章V•戈登•柴尔德和公开对话、“相互漠视”与批判、柴尔德接触马克思主义和自由主义的社会学说、战后对柴尔德的最初回应、第三章漠视、交锋和对话(1945~1980)、规避:社会文化进化诸时代等等。

作者(美) T. C. 帕特森介绍:

托马斯·C.帕特森,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河滨分校人类学系杰出教授。

《马克思的幽灵》 目录大纲:

目  录

中文版序言……………………………………………………………………………………/1
序………………………………………………………………………………………………/1
导 论…………………………………………………………………………………………/1
第一章 马克思的遗产………………………………………………………………………/1
马克思的方法……………………………………………………………………………/4
马克思的社会历史学说…………………………………………………………………/17
马克思的生态观…………………………………………………………………………/47
第二章 V.戈登·柴尔德和公开对话………………………………………………………/60
“相互漠视”与批判……………………………………………………………………/63
柴尔德接触马克思主义和自由主义的社会学说………………………………………/80
战后对柴尔德的最初回应………………………………………………………………/102
第三章 漠视、交锋和对话(1945~1980)………………………………………………/120
规避:社会文化进化诸时代……………………………………………………………/121
挣脱:新考古学、适应,以及交流……………………………………………………/139
交锋:共生、交换、人口,以及冲突…………………………………………………/151
对话:修正了的“城市革命”…………………………………………………………/164
第四章 理论争辩和对话(1975~1990)…………………………………………………/172
显性的马克思主义考古学:批评与争辩………………………………………………/175
插话:文化唯物主义与过程考古学……………………………………………………/196
论坛:酋邦与国家的形成………………………………………………………………/218
第五章 趋同和对话(1990年以后)………………………………………………………/235
讨论与批评Ⅰ:历史特殊性、政治和国家诸结构……………………………………/237
讨论与批评Ⅱ:异构与转型……………………………………………………………/257
讨论与批评Ⅲ:交换、影响、离散和世界体系………………………………………/273
参考文献………………………………………………………………………………………/291
译后记…………………………………………………………………………………………/324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评论图书请先登录注册

你也许想看:

人类的没落

《人类的没落》

王东岳..2010-9

“《人类的没落》内容简介:人类文明目下遭遇严重考验,灾祸频发,环境污染,资源告急,人类在自然面前显得不堪一击,困惑、恐惧、...”

寻找失落的民族

《寻找失落的民族》

郭飞平,欧燕.山东画报出版社.2013-1-1

“在古代中国广袤的土地上,曾经有数以百计的民族诞生、繁衍、生息,并组织军队、建立国家、创制文字、缔造文明,但由于种种原因,...”

西学“中国化”的历史困境

《西学“中国化”的历史困境》

王铭铭.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7

“王铭铭最近同时推出了三种人类学作品,《西学“中国化”的历史困境》之外的两种实际上只是改订后的旧作,只有此书才是值得留意的...”

社会学的三种经典研究模式概论

《社会学的三种经典研究模式概论》

郭大水.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10-1

“通过对社会学早期经典大师的方法论与具体研究方法的成对分析,本书将涂尔干(迪尔凯姆)、韦伯、托马斯的社会学思想归纳为三个经...”

太阳下的日子

《太阳下的日子》

.中国藏学出版社.2014-10-1

“太阳下的日子:西藏农区典型婚姻的人类学研究,ISBN:9787802535336,作者:班觉著”

超社会体系

《超社会体系》

王铭铭.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10-1

“所谓“超社会体系”,对应的是我们现在以“民族国家”和“世界”为两极的固化时空观和世界观,它介于社会共同体与世界之间,是一...”

中国民族学史(下)

《中国民族学史(下)》

王建民,张海洋,胡鸿保.云南教育出版社.1998-5

“本卷是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民族学史》的下卷,与本书上卷一起构成对中国民族学发展史的全景式的回顾和描述。重点探讨...”

数字人类学

《数字人类学》

托马斯·克伦普.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8

“也许正是基于数字所蕴涵的独特文化本性,在数字的文化理解上,人类学比数学确乎天生拥有更多的闪亮登场的机会。特别是当我们试图...”

文化生产与民族认同

《文化生产与民族认同》

麻国庆,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5-1

“文化生产与民族认同:以呼和浩特、银川、乌鲁木齐为例,ISBN:9787509733738,作者:麻国庆 等著”

The Mirage of China

《The Mirage of China》

Xin Liu.Berghahn Books.2009-4-30

““Good books capture critical moments. Liu has captured one h...”

科学的文化理论

《科学的文化理论》

马林诺斯基(英).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10

“”

影像记忆:20世纪30年代的撒拉族社会

《影像记忆:20世纪30年代的撒拉族社会》

(美)海映光 原著,王建平,马成俊,马伟.民族出版社.2014-8-1

“《影像记忆:20世纪30年代的撒拉族社会》的出版,将把80多年前的撤拉族社会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真实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这无疑...”

《旧约》中的民俗

《《旧约》中的民俗》

[英] 弗雷泽.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9

“《旧约中的民俗》共27章,第4章“大洪水”已经很长,但由于其中没有提到中国重要的洪水传说,故译者特地从三卷本里编译了一段...”

发展的代价

《发展的代价》

侯高远,丁娥 主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7-1

“发展的代价: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毒品的伤害与艾滋病问题研究,ISBN:9787811086904,作者:侯远高,丁娥 主编”

人类学关键词

《人类学关键词》

叶舒宪,彭兆荣,纳日碧力格.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2

“本书的人类学关键词研究,基本旨趋不在于对这些专业术语的语言学和符号学的梳理与分析本身,而在于从批判的立场出发,通过关键词...”

Coming of Age in Second Life

《Coming of Age in Second Life》

Tom Boellstorff.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10-4-11

“Millions of people around the world today spend portions of ...”

田野与书斋之间

《田野与书斋之间》

庄英章.允晨文化.2004-10-01

“臺灣研究已經成為當前學術界的顯學。從六○年代迄今的臺灣漢人社會研究發展過程可以發現,如果我們希望對相關研究領域進行深入瞭...”

Soccer Empire

《Soccer Empire》

Laurent Duboi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10-6-1

“When France both hosted and won the World Cup in 1998, the f...”

审美人类学

《审美人类学》

范丹姆.中国文联出版社.2015-11

“荷兰学者范丹姆是最早提出审美人类学的学者之一,他主张以人类学的方法和视角,放眼世界文化,对美学和艺术进行整体性的关照。本...”

制造同意

《制造同意》

[美] 迈克尔·布若威.商务印书馆.2008-2

“《制造同意:垄断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变迁》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家迈克尔·布若威的重要代表作,在工业社会学领域具有突破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