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Ledge的同传初体验

 

我进同传小隔间了,原来它是这样的。站在门口是种什么感觉呢?...

点击上方“久久归一”可订阅哦!
最近我有了一个新体验——坐在两三百人会场的小隔间里做了一次中英同声传译。

嗯——我回味一下下。大概的反应过程是这样:



(简单的同传台,有时桌上会有电脑屏幕展示PPT)

啊呀,就这么坐进来啦

好简陋的地方:一个耳机一个麦,一把椅子一块桌板。

该我了,我居然在说话,这就算开始了么。

我听懂了,我说出去了。

糟,跟不上了。

有观众转回头来看我,我得赶紧说人话啊。

又听懂了一点,扳回一城

刚才说的是啥

又冒了一个口误

结打舌头,说都不会话了

同伴终于示意换人了,谢天谢地

我刚都发出了什么声音?

脑子被掏空。好累。快给我点水。

所以我最直观的感受是——同传难,但也不是不可靠近。这种感觉就像高门槛外的一把梯子,让我有了进门的机会和信心,同时,当我再往门内走一步时,这梯子就无用武之地了。因为后面都是难的部分了——任何技能别说做到神乎其神,就是要做到熟练都不是一个思想认识、一次体验就能做到的,天才也不行,背后都需要巨大的努力。我现在还不能说出有多巨大,只听到前辈们都说若非真的有兴趣有热情,真的很难继续下去。我这种平时睡6个半小时就够、从不午休的人在做练习之后都困的很快……

在上阵做了同传之后,我们进行了小组讨论,在组长的带领下,对刚才做的同传进行自我和互相评价:做的好的、不好的、为什么做的不好、怎么进行改进,对比之前有什么进步,这次发现了什么问题,在同传中遇到这样的问题怎么处理……最后做总结。

同传的难题:

从初步体验来看,不好的同传的表现有:因为跟不上而漏掉很多内容,理解错误,说出来的内容不流畅等。这背后体现的问题主要在于:

1 准备不足,缺乏背景知识。口译运用的场景很多,会涉及到的主题、行业很多。不是所有会议都会提前提供充分的演讲材料,有的甚至不提供,有的临场发挥很多。如果提到的内容不了解,会有很多地方卡壳,尤其是反复出现的关键词,如果没准备到,基本就要白瞎了。如果有个好搭档也许能救场。

2 反应速度太慢。从翻译内容的精准度来说,对同传的要求远低于笔译,如果可以用笔译的速度来做同传,那同传就不那么难了,它难就难在要立即把信息尽可能准确传递出去。为什么反应会慢,有可能是你听力理解慢,有可能是你语言组织慢,有可能是你说话慢。如何加快——熟能生巧,如何熟——反复练习。

3 实战经验不足。遇到语速特别快的怎么办,同传速度也要跟TA一样快吗?遇到爱说半截话的演讲者,我也翻半截还是帮TA把话圆好?遇到中文特有词怎么办?遇到突如其来的插播内容(比如突然进来一段视频)翻不翻?

如何克服上述问题

所以,针对这些已经发现的问题,怎么解决呢?

1 准备,时刻准备着。我把前辈提到的准备归纳为两种:长期的积累和项目前的突击准备。长期的积累要求同传平时就要多吸收各个方面的资讯,了解行业的基本常识。短期突击,包括熟悉演讲者的主体和内容,并做联想。熟悉关键词。关键词的熟悉除了搜、查、写,还可以录音,熟悉它的发音,这样听到时反应会更快。这样想来,同传是个厚积薄发的工作。好的口译者,也会是好的即兴演讲者,因为有内容、有逻辑、会表达。

2 每天做练习:1)shadow跟读,比如跟读新闻联播,然后做内容小结。跟读练习可以连反应速度、流利度,做小结能加强理解记忆,理解在同传中非常重要。2)视译,锻炼顺句驱动。3)用TED等演讲来做同传练习。把练习的过程录音,可以自己对照检查不足之处,也可以发给其他伙伴,让他们根据你的跟读来做翻译和跟读,或者根据你的翻译来做内容小结,看看你传递了多少信息。而且,也不要怕内容难,遇到难题,我们的大脑会去想办法,之后再做其他就轻松了。

3 实战经验不足要靠实战去补,但很显然在菜鸟阶段,给你做同传的机会很少很少。业内公司总想招有经验的,而新人因为没有那么多经验更难积累经验,这一直是个令人烦恼的悖论。根据在Ledge的学习,我把期间Bill(夏令营的总设计者)、组长提到的途径归纳一下:1)如上段提到练习方法,自己在家做模拟;2)参加有实战的活动,比如像Ledge组织的夏令营、冬令营(下一次是在上海,2017年1月7-16日);3)可以试试小同传,这个概念我是这次第一次听说,感觉也是打开了一扇窗。它与大会的同传相对,多用在不太正式的小范围会议中,比如汽车、快消行业里做的客户调查。它的内容会略简单,虽然有难点,比如对形容词的掌握,对细节差异的体现等,但相对容易攻克。

人品和职业精神

做一名好的同传,或者其他服务工作,除了需要有过硬的知识和技术,软的部分也很重要。

1要有服务意识。同传提供的是一种传递信息的服务,不是炫技,也不是去宣扬自己的好恶。时刻清楚自己的位置,全心全意为客户服务,用客户能接受的语速、音调把准确的内容传递到位。

2 保持谦虚,不懂要问,不要自以为了不起,什么都懂。

3 有团队精神,同传一般不会一个人做全场,要和自己的搭档做好配合,互为支撑。

在实际中会出现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不会毕其功于一役,必须得时刻准备着。这大概也是Learn by doing的精髓。
这次难得的机会由上海Ledge口译夏令营提供,由于工作的关系,十天的夏令营我只去了两个周末。没有全程参与略有遗憾,但短暂的体验也带来了丰富的收获,第一个收获是本篇所述的跟同传直接相关的方法技术等,第二个在各自行业里有骄人成绩的演讲者的分享,第三是充满热情、高颜值的奇葩同学、组长和组织者Bill Wang,真是好久没有一堆“精神病”关一起了,精神好的很,我后面再说。

最初知道Ledge是在翻译学习群里,听它组织的线上行业经历分享,加入了线上学习,然后参加了这次线下活动,感觉很不错。对口译有强烈兴趣的朋友可以来了解一下。微信号:Ledge_Shanghai,线上分享和线下活动亲测有货。

冬令营的海报是这样的:相信会比夏令营更好吧



一码不扫 何以扫天下


输入文章前4位数代码或书名,可直达文章

【1001】《整理的艺术》(1-4)干货

【1002】《Evernote 超效率数字笔记术》——快速用好印象笔记

【1003】【读】回锅肉和香菇菜心的语言等级

【1004】【读】零售的哲学:7-Eleven便利店创始人自述

【1005】【读】不纠结的修行——智慧好鸡汤

【1006】《古董局中局》系列小整理(1)

【1007】古董行业篇——《古董局中局》系列小整理(2)

【1008】技术方法篇——《古董局中局》系列小整理(3)

【1009】历史文化篇——《古董局中局》系列小整理(4)

【1010】《咨询的奥秘——寻求和提出建议的智慧》笔记

【1011】【读】沃顿商学院最受欢迎的谈判课

【1012】【读】《心外传奇》——波澜壮阔心外史

【1013】【读】伟大的天才——《特斯拉自传》读书笔记

【1014】【读】岛上书店——一书一世界(附书单)

【1015】《把你的英语用起来》读书笔记和推荐

【1016】【读】从“深度学习”到“精进”

【1017】【读】《参与感》——参与就是力量

【2001】初游上海迪士尼

【2002】轻游南京南唐二陵

【3001】选Kindle

【3002】早起

【3003】由《每天听见吴晓波》的音效说起

【4001】别怕,只是看我BIBI英语学习(1)——热身篇

【4002】别怕,只是看我BIBI英语学习(2)——听说的听

【4003】别怕,只是看我BIBI英语学习(3)——单词

【4004】别怕,只是看我BIBI英语学习(4)——翻译考试


    关注 久久归一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