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毛我看上去整天都像打了鸡血?其实我才没有打,的时间管理术

 

精力更充沛,做事情效率更高,更专注,进入专注状态的速度更快,这都是运动带来的改变,这些改变都可以为你节省出更多的时间。再用多出来的时间运动,这就是良性循环。如此一来,陪伴你一生的运动习惯将成为可能。...



图中是三月初的一天接小悠放学,她总要和同学们在外面玩一会儿再回家。我看到太阳很好,就在草坪上练一练。牛仔裤和秋裤也可以很任性。

有些装备控的妈妈,总觉得一定要穿上运动衣才能真的动起来。其实像这样很有弹性的牛仔裤,只要穿的是平底休闲鞋,练几个站立的瑜伽动作,或者HIIT里的蹲和撑的系列动作,都没有问题。

当然关于“随时随地动起来”的动作和衣服鞋子什么的,下篇再仔细说,这篇主要想探讨一下,怎样在碎片化的时间里找到运动的可能性?是不是存在这种可能性?

(为毛我看上去整天都像打了鸡血?其实我才没有打,的时间管理术)
又做事又做饭又当家长的我们,
怎样才能“随时随地动起来”?
文 / 水纹路


精力更充沛,做事情效率更高,更专注,进入专注状态的速度更快,这都是运动带来的改变,这些改变都可以为你节省出更多的时间。再用多出来的时间运动,这就是良性循环。如此一来,陪伴你一生的运动习惯将成为可能。

昨天推送了一篇长文,“随时随地动起来”这句话激励了许多妈妈,因为“没有时间”是中年女性难以开始健身的重要原因之一,而“随时随地”能动起来的话,碎片的时间就够了。

尤其我推荐的“能量妈咪”健身视频,一开始只有5分钟,最长也只有15分钟,加上热身和拉伸,不会超过半个小时。看看朋友圈,刷刷微博,半个小时简直就是眨眼之间。甚至于坐马桶上看会儿某宝的换季新款,也都比这个时间要长。

一些妈妈会纠结,每天运动多少时间合适呢?其实,没有最合适,只有合适你。只要是有时间,就动起来,哪怕每天只有5分钟呢,坚持一个月看看,效果很可观。

当然,如果是时间特别充裕的女性,每天可以很悠闲很自在地进行计划性和目的性很强的运动健身,那当然是最好不过了。(我觉得嫁入豪门似乎离这个时间表的距离最近。)

因为有“最好不过”的期待,所以一些妈妈就会想:等孩子们都长大,他们可以进行自我管理,我的时间多起来,每天消耗一两个小时在健身房也不觉得奢侈的时候,我才开始吧。

纳尼?好吧,你可以静静地等待退休以后了。

其实我们不是没有时间,而是我们的时间太碎片。早起可以在马桶上看一会儿新闻,然后做早饭,送孩子上学。之后职场妈妈去上班,全职妈妈去买菜。

职场妈妈在公司指点江山,全职妈妈在家里洗洗涮涮。中午职场妈妈要聊天吃饭,全职妈妈要准备中餐晚餐。下午职场妈妈继续运筹帷幄,全职妈妈要接娃上各种班。晚上要听娃唠嗑,看娃作业,关注下老公的小心灵,收拾下厨房洗手间。

总之一天都在忙,如果终于有超过半个小时的整块时间,是不是还要去某个视频网站看看男神的新剧?是不是还要去网上买买衣服买买包?是不是还要到群里聊个两块钱儿?

或者说,终于闲下来了,终于可以休息的赶脚,于是翘着腿儿吃点黄油曲奇,看会儿闲书,好舒畅。

面对忙碌的一天又一天,碎片的时间一点再一点,其一是觉得疲惫渴望休息,其二是总想着完整的时间才能锻炼(尤其仪式控处女座)……于是就成了“寒号鸟”,日复一日期待明天。



小豆在一旁捡树叶和松果玩,我就在草地上撑一撑。软的草坪手撑和肘撑都没有问题,硬的水泥地和地砖地的话,手撑就可以。撑的动作有各种变形,飞鸟、爬行、挺胯、踢腿……真的非常适合随时随地练一练。

前一阵我和女友佳佳聊天,她告诉我一个体会,她觉得规律运动起来以后,人除了精力越来越充沛,而且专注一件事情的速度也比原来要快多了。

比如以前从吃过午饭开始上班,要花一刻钟才能完全进入状态,进入手头的工作。可是现在只要一坐下来,心马上沉静了,立刻就能进入工作状态。每天完成各种事情的效率高了许多。

效率高了,自然每天完成的事情就多了,如果事情的数量没有变,那就说明时间被节省下来了。节省下来的时间啊,金子啊,可以拿来运动,也可以拿来阅读,更可以拿来休闲。良性循环,赚还是不赚呢?

说下我自己的体会吧。对于佳佳说的“专注的速度更快,做事的效率更高”,我简直就是个实实在在的受益者。

目前我是个全职妈妈的状态,每天买菜做饭照顾两个娃,虽然有我妈妈帮忙,基本上还是忙得团团转,而且还要写这个劳什子公号,又喜欢到群里看看众姐妹练了没有,所以基本上所有的时间,都是一秒接一秒在做事。

我发现,我可以买完菜回家,菜一放,打开电脑,立刻进入写稿状态。到时间接娃了,立刻拿上包就出门。回到家,放下娃的书包立刻做饭。有时候上午带豆豆出门玩,回家立刻洗手做饭。

而以前没有运动的时候是什么状态呢?其实也就是精力没有这么充沛,体力没有这么好的时候是什么状态呢?

买菜回家,坐沙发上起码休息10分钟,发愣也好,喘气也好,才能开始下一个事情。写完博克啥的,也得定神好一会儿,出门前一刻钟就要开始准备,才觉得收拾停当可以走了。

带娃出一趟门回家,也肯定是要休息半个小时以上,才能缓过来走进厨房做饭。就算是吃个饭,吃完了也要好好地发一会儿呆,坐好久,才打得起精神来去洗碗收拾,或者陪娃耍。

不同的事情,不同的任务之间的切换,都要花好多时间来定神、喘气、进入。

这些时间累积在一起,一整天下来,就很可观。足够我完成半个小时的HIIT训练外加热身和拉伸了。

去年秋天,我们一家去爬香山,我独自背着小豆从山脚下一直爬到了香炉峰。速度还不慢,气也不怎么喘。



一路上山回头率百分百。小悠也很棒,一直紧跟我独自走完全程。

回到家,一家子都累屁了往沙发上一坐。我放下背包立刻进入做饭状态,到厨房里弄出了三菜一汤。

老赵简直傻眼了,他还以为要去外面吃呢。他问我咋不觉得累啊?我说我就是没觉得累啊,回到家看时间就该做饭了啊,所以就做饭。

老赵就是那种回家起码歇上半个小时才能开始干别的事情的人。半个小时我的饭已经都上桌了啊。

因为我现在进入状态很快,做事情的效率又很高,所以但凡有碎片的时间,我就可以马上开始运动。

比如接小悠放学,她要在户外玩一会儿,我就在一旁等她。同时我立刻打开手机的计时器,开始运动。她玩好回家,我也就运动完毕了。

每周四下午她放学后要去学国画,一个小时的时间,如果我送她去了再回家,再去接她,一个小时就被分成了三块时间。于是我就不回家,送她到国画课以后,我就到旁边的操场去运动。

半个小时HIIT加热身和拉伸,拍照打卡,来回路上的时间,等我回到国画课,刚好还差10分钟左右她下课。我上厕所洗手,接上她就回家。



这是昨天,周四下午放学后,小悠上国画课,我就在旁边的操场撸完28分钟HIIT之后,拉伸时自拍的。健身打卡,我发到了朋友圈。

类似这样的安排,看时间都是来得及的,但是有些家长却宁愿把这些碎片时间用来刷屏,发呆,也难以运动起来。即使是有运动习惯的妈妈,有时候也难免会让这些时间错失掉,而是去等更多更大块的时间来运动。

我觉得其中的原因,大概有这么几点。

其一是精力不济,总是处于比较疲倦疲劳的状态,所以但凡有一点时间,就想坐下来休息,休息身体,也休息大脑。

其二是刚才说过的进入状态的速度比较慢,需要很多前戏和心理建设,才能开始一次运动。这样就导致本来够运动的时间,反而不够了。

其三是一些妈妈还是比较纠结运动的时间到底多少才合适?一般说要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才有燃脂效果云云,所以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运动了是不是就没有效果啊?

我们知道不想运动的话,借口满地都是,好找得很。人的潜意识总是喜欢舒适而不是自讨苦吃,所以既然是碎片时间,不够哒,还是不要动了。有这种心理暗示,肯定就运动不起来了。

其四是没有好的方法,不知道碎片时间该如何运动。或者受到场地、装备、服装的影响很大,总觉得处处不周全,准备不充分,怎么动?其四的这个问题留待下一篇,我们来好好探讨一下。

如果以上四点都可以很好地解决,“随时随地动起来”将不成问题。

运动就会像喝水和吃饭一样(吃喝真的不需要任何心理建设,随时随地能进入,看看街边那么多小吃摊、饮料店、麻辣烫摊就知道了),陪伴你的终身,成为你最好最忠实的朋友。

我们想要的不就是一辈子美美的健康的吗?希望这篇小文对“在大块时间才能运动起来“的你,有所启发和帮助。

当我们愿意动,就能找到时间动,有适宜的方法,有坚持的毅力,越动越有力气动,越能动就越想动,而且随时随地就能很快进入运动状态。

精力更充沛,做事情效率更高,更专注,进入专注状态的速度更快,这都是运动带来的改变,这些改变都可以为你节省出更多的时间。再用多出来的时间运动,这就是良性循环。如此一来,陪伴你一生的运动习惯将成为可能。

相关阅读:

想练“核心稳定”,为什么这里痛来那里痛?

想不吃什么就能不吃什么的,技术帖。

阅读更多文章请回复“历史”。

健身小白请回复“小白”。



订阅号ID:yoyohedodo

岛主微信号:lois_love_b


    关注 水纹路的岛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